陳家亮:加強基因醫學訓練

【記者戴碧怡 陳紹恒報道】投身杏林,除了學妙手治病,還要培養仁心醫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留意到,醫學日新月異,且治療趨個人化,醫生面對科研與道德的「交叉點」,醫科生應敢於嘗試,亦要平衡倫理道德。醫學院來年增設生命倫理道德課程,配合加強基因醫學訓練,培養醫科生以病人為先。中學文憑試將放榜,陳家亮強調「擇優而錄」,家境清貧或富裕機會均等,不會對聯招及非聯招收生額設限;為擴闊醫科生視野,來年安排尖子學生向政商界領袖「偷師」,冀喚起學生多關心社會。

「醫科生唔應該匿埋讀書就自滿。」陳家亮為鼓勵學生拉闊眼光,要求一年級醫科生要學習哲學、中史等,從中學習道德觀念,二年級才集中讀醫科課程。他提到,自從基因圖譜技術面世,大至肺癌,小至高血壓,治療方法可按病人獨特基因訂造療程,合乎「以病人為先」的理念。

他指院方會在五年課程內,加強基因圖譜分析訓練,助學生理解遺傳病、癌症新技術。但基因科技同時帶來道德爭議,如透過基因技術控制智商、癌症基因或製造「超級BB」,院方會設生命倫理道德必修課程,平衡科研與德育。

不考慮貧富 設拔尖培訓

今年共有過千名文憑試考生選中大醫學院為首志願,與過往兩年相若。聯招與非聯招收生比例每年也不固定,均以「擇優而錄」為唯一準則,除成績及面試表現,經濟狀況、居住地區也非考慮,「大家將來入醫院,最關心唔係個醫生係咪住公屋、係咪考DSE,而係佢嘅醫術醫德,我哋理念好簡單,就係想培訓又叻又有心嘅好醫生。」

另外,學院為培訓尖子而設「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計劃」,至今已招攬四十一名表現優秀的醫科生,培訓醫療管理、醫學教育、科研等各方面才能,大部分為文憑試七優或IB四十分「狀元」,期間會安排中大校長沈祖堯、知名科研教授交流領袖心得,其中三名學生今個暑假更獲送到耶魯、劍橋及牛津大學等頂尖學府學習科研理念。

中大醫學院面試元素

時事常識:對社會及醫療問題關注度,例如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最近發表過甚麼政策或關注點,並加以分析

溝通技巧:是否善於表達或是害羞垂頭

團隊精神:參與課外活動的種類,或提出假設情景,例如一群醫生巡房時,你不同意某醫生的診斷,你會怎樣做

專業精神:透過假設情景,讓學生思考應對方法,考驗判斷及核心價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