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深水區難以涉水而過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原定四月間回訪台灣,但台灣的人間四月天並不平靜,服貿被擋於立法院,太陽花學運透露的反中情懷,讓兩岸關係的進展受到了衝擊,延遲了張志軍來訪。

過去北京領導人希望兩岸能進入政治領域的探討,但一場學運,讓社會不再具有談政治議題的氛圍,凸顯了台灣社會對大陸「以經促政,以通促統」的憂慮,張志軍感受了氛圍的轉變,「王張會」不談政治議題、不簽協議,已是兩岸官方會面的基調。

北京對馬英九的第二任期希望兩岸從「先經後政」,走向「政經並行」,甚而進入政治對話。但由張志軍訪台的行程看來,刻意避開了政治議題。

台灣內部今年來是起了巨大變化,馬政府本擬強推服貿協議,並未獲得多數民意支持,反而投射出對兩岸關係的猜疑上,五月底台灣藍綠政治精英提出了「大一中架構」,距離北京對統一方式的構思太遠,北京才驚覺藍綠竟有共同語言,都是以維護中華民國主權為訴求,沒有民進黨的台獨圖騰,但台灣民眾的看法接近,讓北京在推動統一大業之巨輪時有了掣肘。

為此,在「海峽論壇」上,政協主席俞正聲及張志軍都將調子放輕,強調兩岸一家人,交流的原則方向不變,沒有再催促政治對話,因為兩岸關係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但這並不代表兩岸不提政治議題就沒有爭議,在兩岸關係的深水區仍要面對的是,中華民國的定位問題和台灣的國際空間的參與,今後在馬政府主導下的兩岸互不否認治權、相互承認主權,必會讓兩岸正面交鋒。

近日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之風波,顯示台灣朝野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支持,這也是北京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兩岸深水區很難涉水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