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同兒戲:嘔吐屬病徵 應查找成因

小兒嘔吐可分為「腸胃型」與「非腸胃型」。前者指各類因病毒性胃炎、腸胃炎、食物中毒、腸道阻塞等腸胃機能受影響而導致的嘔吐;至於非腸胃型嘔吐,較常見是一般感冒所引發的嘔吐,其次包括因支氣管炎或肺炎嚴重咳嗽而引起的嘔吐、腦膜炎造成腦壓上升引起的嘔吐,以致因「暈車浪」造成的嘔吐等。

一旦小朋友嘔吐,家長應讓他們側躺或坐着,確保其呼吸道沒有受阻塞。當兒童停止嘔吐後,可讓他們清潔口腔及更換衣物。如情況許可,亦可收集部分嘔吐物,以便有需要時交由醫護人員作化驗之用,但前提是家長必須小心處理,避免直接接觸嘔吐物。父母亦應停止讓孩子飲水及進食,讓胃腸稍息,方便觀察。

家長亦需留意兒童的嘔吐是否呈「噴射狀」、嘔吐物內有否血塊或濃痰,以至他們嘔吐的時間、嘔吐前的飲食與身體狀況,以及嘔吐的頻密程度等。如果兒童在嘔吐前後出現其他徵狀如氣喘、發燒、咳嗽、流鼻水、腹痛腹瀉、頭痛、抽筋甚至意識不清等,家長都應該向醫生仔細說明,以作診斷參考。兒童嘔吐只是一種徵狀,醫生可透過各類病理檢查,找出背後致病原因,再作針對性治療。

香港兒科醫學會兒科專科醫生 趙長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