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極端本土惟有耕田

近一段時間,本港興起了「本土」思潮。如果,僅僅是因為個人遊人數多了,在旺角、廣東道和銅鑼灣人逼狹些,那麼這種本土思潮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一些「本土」組織則有特別政治目的,或拒共或抗共或尋求港獨,做那些不可能實現但又帶來破壞的事情,令社會焦慮。

誠然,這可能是香港一劫,避無可避,香港只能經過這一劫,求得鳳凰涅槃。只不過,在這劫難中,做番一啲嘢,破壞可能少一些。事實上,三禪覺得香港多數人應該明白,「本土」不會令到香港發達,極端「本土」香港惟有回到農耕時代。固然,有幾百萬在手,到新界過田園生活,還是有些愜意。但是,香港年輕一代真的要去耕田嗎?

那些衝擊立法會的年輕人真的想拿鋤頭做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新界不發展,我們的下一代真的日日過着食番薯而又觀鳥的生活。香港始終是要發展的,我們不會再回到一家人逼一張碌架床的日子。

北京發表的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白皮書,對香港的口號,有一個細微的變化,那就是過去強調保持「安定繁榮」,現在改為「繁榮發展」。各位看官,大家都知道,回歸十七年,香港進步不大,尤其與新加坡相比,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曾蔭權尤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據悉,中央要求曾蔭權做嘢,他內心抗拒,還是奉行「不干預」,實在頂不住壓力,便隨隨便便搞了「六個中心」,當然也不會收效。

白皮書說,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佔近一半,總市值則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的百分之五十六點九。如此看來,極端本土派要排斥內地,香港真的很多人要去耕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