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香港優秀發明莫浪費

特區政府為設立「創新及科技局」,在「長毛」因鋃鐺入獄無法「拉布」的情況下,向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申請開創職位迅速獲得通過,順利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政府還要闖過立法會大會表決和財委會的撥款審議兩關,若然沒有阻滯,新局有可能在下個月內正式成立。

對於設立「創新及科技局」,筆者早前在本欄已曾撰文,表示有助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工商界是支持和樂意配合的。有不少廠商朋友對文章的觀點表示認同,尤其建議當局可趁此契機,多引入一些在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有實戰經驗的專家和人才來港,這一點相當重要。

其實,香港有不少科學發明品屢屢在國際上獲獎,單是今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二屆國際發明展上,香港便共獲得十一個獎項,成績斐然。但是,這些獲獎的發明,到底是甚麼東西,對人們的生活會帶來甚麼影響,相信沒有多少香港人知道,包括商家和投資者。所以很多發明品得獎後由於缺乏資金和門路將之產業化,便如泥牛入海,消失得無影無蹤,殊為可惜。

這方面,特區政府應負上一定的責任,因為發明品得獎,必然有其優勝之處,而且為港爭光,政府應該大力宣傳,一來是對科研工作者有鼓舞作用,二來可引起多些廠家和投資者注意,讓發明品可以成為實用商品的機會大增。

至於引入有實戰經驗的專家,主要是他們較熟悉整條生產鏈的網絡,可為科研成果產業化節省很多摸索時間,而這正是學者的弱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