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貪腐、馬清廉,但到了執政後期處境都差不多,都成了長期的低民望元首;現在看扁的貪腐反能掩蓋無能之弊,馬的清廉更被說成無能之害大於貪腐。
台灣從政者必須思考的不只政策問題,更有政途的反思,舊時從政,愛拚才會贏,有丁點機會也要往最高處爬,上到最高處才是為全民服務。
扁、馬之後,台灣政客倒要想想,坐上大位前本是支持度最高的人,但大位坐不久自然又成為民望最低的人;如果不是政客變了,又或選民變了,帶來觀感改變的原因,便是位子改變。
馬英九上台前後,政策重點一路都是拚經濟,也一路都沒避諱拚經濟要靠彼岸,甚至明言兩岸交往先經後政;說實在當選不當選,決定權在選民手上。
馬上台之後,經濟數據上算好過從前,要批評便是感覺上的貧富懸殊沒有改變,或者說台灣不過在吃老本;跟彼岸走得太近可以是政治立場不同的着力點,支持度下跌不奇怪,何至於長期在十趴以下!弔詭的是原來的支持者不知到哪裏去?台灣選民對政客的在野在朝,顯然是兩套朝野懸殊的標準。
此消彼長,國民黨氣勢衰憊,民進黨就算未獲信任,總好過不被信任的執政黨。現在看是馬消蔡長,但馬也試過有扁消馬長的時候,馬當時的高民望是自身的支持度所致,還是扁的低民望所賜,當中豈無懸念;如今回頭看元首民望,最有檢視意義的是蔡英文。
輿論批評、民間監督愈發蓬勃,不只造就社會民粹,更反映制度監督的廢弛,反映台灣人對施政者長期不信任的政治傳統;要得民心,只有透過建立更好的制度監督,才可重拾民間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