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歐洲融合正反主張

歐盟根據條約對成員國的財政政策作出規範,其中包括各國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不能超過百分之三,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不能超過百分之六十。可是自從○一年葡萄牙開始違反規定之後,多國已先後突破了這指標。

這個情況其實反映了歐洲在經濟一體化過程當中,成員國所面對的差異。反對統一者認為,由於各國的經濟周期不同,所需要用來應對經濟情況的財政政策也有所不同。歐盟統一各國財政政策方向,削弱了各國應對經濟周期的能力,例如衰退的國家無法透過擴大政府開支或增加財政赤字來刺激經濟復甦。而且成員國控制赤字的主要方法是減少開支,而非增加稅收。他們力主放寬條約的規定,包括改變對財政赤字的定義,把政府投資性財政支出和非結構性財政赤字排除在條約的規定範圍之內。

至於支持融合的人士則認為,根據《歐洲聯盟運行條約》和《關於歐洲央行體系與歐洲央行章程的議定書》,歐洲央行的首要目標是保持價格穩定,確保歐元的購買力,在這方面總體上已經達到目標。而且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歐洲央行通過發行低息貸款,穩定了各國銀行的資金流動性,都凸顯出融合的成功。對他們來說,整個歐洲融合計劃是一個雄心創舉,旨在使歐洲的發展能夠踏上一個更高的台階,這自然要作出新嘗試和克服困難。下一步便應該是統合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決策權力。

歐洲議會有權任命歐洲央行行長,所以兩派路線之爭,使選舉結果倍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