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護主權與護僑

護主權是政治議題,護僑是大有為政府應有的作為。在越南反華的暴動中,台灣企業受破壞,且遭受生命威脅,危急時期待政府能及時伸出援手,兵荒馬亂中,台商逃命要緊,誰也不會想到護南海主權的訴求。

越南的五一八大遊行,馬政府在越南台商企業的抱怨下終有了積極的應變措施,包括設立十數個避難所,準備空軍軍機在情勢危急時撤僑,並設立了緊急電話,讓留守於越南的台商們心裏較為踏實。

在事件剛發生時,政府未有即時的應變措施,招致民怨,甚至台商們也感受不到來自大陸在越南的官方機構的援手,台商們狼狽逃回台灣感嘆猶如亞細亞孤兒,情緒反彈,認為不必期待大陸作為後盾。

台灣與越南並無正式邦交,雖然相互簽有投資保障協議,但沒有官方關係的強力支持下,呈現力有不逮之處。而中國大陸與越南前有邊界衝突,現有南海爭端,但仍有官方的正式外交關係,在處理問題上比台灣更有着力點,所以有些台商在第一時間得不到來自台北的援手,就將無助之心寄望於兩岸同屬一中的北京身上。

既然同屬一個中國,患難與共,卻也同樣得不到北京的關注,就反映出兩岸一中未受利先受害的感嘆!

在此時北京若能提出兩岸共同護僑有所作為必能感召人心,過去台灣漁船在釣魚島海域作業常遭日本海防部隊的騷擾,漁船出海後改掛五星旗,這就是現實主義,為自救下的抉擇,從而成了心靈的歸屬。

兩岸間有許多可共同合作的議題,兩岸共同護衞南海主權的議題太大,老百姓也無能為力,就從兩岸共同護僑做起,這人心工程比任何的政治號召更有效用,何況保護僑民也是政府應有之責,就從務實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