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教育領域 博弈「佔中」

很長時間以來,反對派在香江教育領域、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素有深厚力量。反對派過往發起的「爭取民主」、「爭取普選」、「平反六四」等抗議運動中,教師中的有關組織有很強的動員力,非常齊心。這是因為香江教師十分珍重共同的「香港價值觀」,有很強的守護責任感。他們把這套價值觀對學生「授業解惑」視為專業操守和職業道德。

不過,香港也有一些「親中學校」、「教師組織」,多年來他們也自成一體。回歸前貼着「左派」標籤;回歸後貼着「愛國愛港標籤」。多年來,「兩邊」的學校和教師們一直都在「默默爭奪下一代」,在香港普選、民主、「人心回歸」、「認同愛國愛港」和「國民教育」等重大問題上分歧嚴重。北京是很支持「左派學校」和教師組織的,對他們政治上、思想上甚至人事上的掌控不在內地學校之下。

特區政府礙於「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對香港學校和教師的「指引」、「監管」不能有「社會主義」和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做法,甚至不能有「政治傾向」和「政治要求」。

梁振英剛上台時,想「突破」一下「傳統」,提出北京式的一國式的「愛國愛港」教育,立刻被視為「洗腦」,遭到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學生的強烈反對,爆發「反國教、反洗腦」運動,「國教」胎死腹中。

這一仗,反對派打得很漂亮,其「深遠意義和影響」可能僅次於「反二十三條」立法。現在,朝廷和香江府衙又面臨「佔領中環」的嚴峻挑戰。反對派的組織動員「佔中」,學校、教師和年輕人是一個很大的「方面軍」、「生力軍」,於是香江府衙不能「坐視不理」,要向學校、教師發出「反佔中」、「指引」,連敲打帶「恐嚇」,然而,這只會起火上澆油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