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馬英九放權

馬英九集黨政軍權力於一身,卻沒有給他帶來極大威權,反之近來政事紛擾不斷,讓執政低迷的馬英九政府腹背受敵。馬英九終於讓「郝立強」——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與台中市長胡志強接任國民黨副主席,從此與身為黨主席的自己綑綁,共同承擔年底七合一選舉的成敗,馬英九可不必獨自承擔責任而被逼宮。

去年,馬英九競選連任黨主席的時候,黨內就有呼聲,希望他把「郝立強」納入決策圈,從而擴大決策圈範圍,但馬英九不為所動。當前,馬英九執政之路荊棘滿途,回頭來找「郝立強」,可謂臨危授命,亦有責任共同承擔之意。

一直以來,馬英九政府執政民調低迷,國民黨的中生代紛紛與馬英九切割,有意問鼎二○一六年總統大位的郝龍斌甚至直指年底國民黨若敗選,黨主席應下台。這次增添三位副主席,頗有收編之意。

當中,胡志強一向扮演烏鴉的角色,經常諫言,他也稱當了副主席不會改變,並直言民意支持度只有九趴的總統,「做甚麼都不對」,並強調個人歷史定位不重要,黨主席對黨只有一個要求:選舉要贏!

馬英九在情勢比人強之下,不能再獨攬大權,他選擇和中生代分享權力的道路,為快將到來的後馬英九時代提早啟動諸侯共治,這也是他保住黨主席的權力布局,將黨內蓄積的反對勢力分散為三股勢力相互牽制。在此布局下,拉入地方諸侯共同擔負選戰責任,馬英九就不必為年底可能的敗選負責下台。

馬英九啟動副主席換血,也是因應學運時代的來臨。納入有高度民意的直轄市首長,既可解救弱勢的政府體制,國民黨亦不致分崩離析。在此時機上,馬英九讓「郝立強」進入黨決策核心,實是精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