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大學生擔重任助語障童發聲

有口難言不是罪,語障兒童盼訴心聲。衞生署數字顯示,過去三年十二歲以下新確診患有言語障礙的兒童持續上升,短短三年已累積八千名,惟衞生署轄下只有九名言語治療師處理有關個案,可能會令兒童錯過治療的黃金期。有團體表示,不少低收入家庭無法負擔私人的言語治療服務,加上部分家長對語障兒童存有誤解,因此希望透過與本地大學合作,幫助低收入家庭的語障兒童發聲。

開朗的傑仔(七歲)及恩恩(八歲)與其他小朋友有說有笑,很難想像他倆曾分別患有中度言語障礙及嚴重黐脷筋,令說話含糊不清,更因被同學取笑而自信全失,不敢與別人交談。

現時因不同原因患上言語障礙的兒童持續上升,據衞生署資料顯示,近三年十二歲以下兒童新確診的語言及言語發展遲緩/障礙個案數目,由一一年的二千六百多宗攀升至一三年的近三千一百宗。惟現時衞生署轄下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只有九名言語治療師為有需要兒童提供服務,由於輪候服務需時,令不少兒童可能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

家長誤當寡言愚鈍失良機

現時私人的言語治療服務,每小時收費高達七百至一千元,加上療程可能歷時數月至數年不等,低收入家庭根本難以負擔昂貴費用。有見及此,曙光兒童基金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部合作,成立「言語障礙治療援助計劃」,透過播道兒童之家等服務兒童的社區組織轉介,由大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專為低收入家庭的語障兒童提供協助及治療。

「啲小朋友唔係蠢,佢哋智力正常,只係唔係好講嘢,有啲仲喺某方面好有天分,如果理解到佢哋嘅需要,佢哋其實可以一展所長。」曙光兒童基金創辦人許穎詩表示,現時兒童患有言語障礙問題十分普遍,惟不少父母誤以為子女是天生寡言,甚至是遲鈍愚蠢,因而延遲接受治療的機會。許坦言,其女兒亦曾患有語障問題,故明白父母面對的困難,因此成立基金幫助低收入家庭的語障兒童。

援助計劃疏導低程度個案

「計劃希望可以幫到更多低收入家庭嘅兒童,同時亦可以畀機會學生實習,將來可以培育更多言語治療師去幫助更多嘅人。」許指,該計劃由去年實行至今已協助約七十名兒童,並會先集中資源幫助患有輕度及中度語障的兒童,因為此類個案較易處理,所需的治療時間會較短。由於成功率較高,可以盡快騰出餘額幫助其他求助個案。

「有語障嘅兒童自信心係低啲,上堂唔敢問、唔敢答,成績會差好多,小朋友會以為係自己蠢,令社交出現問題。」播道兒童之家整全兒童照顧及家庭支援服務主任鄧文潔指,語障兒童因乏自信而不敢說話,因此言語治療過程着重以遊戲等方法鼓勵兒童,由參與計劃學生自行設計一系列遊戲吸引兒童多嘗試練習正確的發音。

小小幫助望改變病童未來

「言語障礙係可以fix(治愈)到嘅,小小嘅幫助就可以幫到佢哋改變未來,否則佢唔識講嘢,第時連見工都唔得,咁樣浪費社會未來嘅棟樑真係好可惜。」許穎詩期望日後可透過籌款擴展計劃,令更多語障兒童受惠。

就患有語障兒童的治療問題,衞生署發言人表示,差不多所有新確診個案都能在三周內獲得接見,而逾九成新登記個案能在六個月內完成評估,在個案確診後,再由專業評估組根據孩子的個別需要及其家庭狀況,轉介他們作進一步診斷及治療。教育局指現時普通學校約有二萬多名學生有不同程度言語困難,其中二千多名學生的語障問題被診斷為中度或嚴重的語障程度;而局方為學校提供額外資源津貼,支援包括語障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圖︰關萬亨

文:胡蔣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