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勞資大打默契波

香港人口老化,接踵而來就係勞動人口不足嘅問題,所以官員早前經常將「輸入外勞」掛在嘴邊,但只要政府有乜輕微舉動,勞工界就起晒弶,請願、示威樣樣齊,結果搞到政府按兵不動。不過,原來政府、商界及勞工界三方已默默達成共識,據聞佢哋喺輸入外勞問題上實行「只做不講」,按現有機制繼續有限地輸入外勞,再慢慢增加限額,唔知勞工界默許呢個做法同掩耳盜鈴有咩分別呢?

基層工種難請人

其實輸入外勞一向程序繁複,如果一間公司要輸入外勞,就先要提出申請,再由勞工處諮詢政府部門、工會、商會及培訓機構確認申請嘅職位同工資係咪合理。勞工處批准後,有關公司仲要公開招聘四星期,喺冇本地工人應徵嘅情況,先會將申請交畀勞工顧問委員會(勞顧會)審核,由委員會十名委員包括代表僱主嘅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及代表勞方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等人作考慮,成個申請平均要用七個半月,而且輸入外勞數目都有限制。

不過,隨着香港發展,漸漸轉為以服務業及金融業等做支柱,有部分行業包括建造業及安老服務等基層職業就好難請人,所以政府提出要輸入外勞。聽聞政府咁講令商界好開心,但勞工界好氣憤喇,皆因部分商界想打蛇隨棍上,最好多啲行業輸入外勞,喺成本高企環境下,員工薪酬愈低,做僱主嘅自然可以賺多啲。不過,咁就不利於勞工界,因為多咗人爭飯碗,會造成惡性競爭。

餐飲服務業冇份

正因為勞資雙方分歧太大,據聞政府、商界及勞工界三方都似乎想隻眼開、隻眼閉咁暗地裏達成共識,對輸入外勞政策,一致態度係「可以做,但唔可以講」,更加唔可以喺政府文件上寫明要輸入外勞喎。不過,據聞政府唔單止會逐漸放寬輸入外勞嘅審批程序,而且會慢慢加大輸入限額,只要輸入外勞唔張揚,勞工界就當睇唔到。不過,政府都因應勞工嘅實際情況,唔容許喺餐飲業及服務業上輸入外勞,令勞工界可以安心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