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台灣學運成熟

台灣的學生運動在撤離立法院後,雖有台獨群體在立法院門外不退,被台灣警方清場而引發爭議,但總的來說塵埃已落。林飛帆、陳為廷等學運領袖已完成他們的目的,即使早些時出現內訌,被批評專橫,但他們領導權並沒有被外來的學生所搶奪,因此可以有進有守,在達到目的後撤退,且是趁大學考試前撤退,保留聲勢。

有人說太陽花學運有類似當年天安門廣場的學生示威。然王丹帶領北大學生開始靜坐示威之後,卻很快便被外來學生如柴玲、吾爾開希以更激進的姿態、言論,奪了領導權,因而曠日持久。王丹比林飛帆、陳為廷差得遠了。即使後者有衝擊行政院的分支行動,亦很快被收納回立法院靜坐。民進黨各大老進場參加,也變成配角,未被公開搶奪了媒體視野。或許這反映着台灣學運、政治運動的成熟,也或許台灣學運的組織更為嚴密和成功。不過,八九年學運時早期主操內部會議的不是王丹,而是王軍濤。

相對來說,林陳二人為蔡英文的擁護,卻堅持領導權;這是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差別,也是林陳等人長期協助蔡英文政治組織的熟練經驗。當然,王軍濤、陳子明的政治組織在八九年之前還剛剛開始,與台灣民進黨無可比擬。因此,在八九年成為中國大陸的悲劇。王陳在當年九月也被當局了解其組織學運的責任而入獄,親胡耀邦的勢力不能趁趙紫陽上台而回朝。太陽花學運之後,馬英九政府只傷了面子,台灣政治依然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