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的中文卷又被說成有政治傾向,連同通識科,這些可以運用中文作答的考科,或被要求申論的題目,通常都可作政治聯想;實際便未必是命題者故意,而是若要中文好,平素就要多關心政治、社會、時事,若時時刻刻都說討厭政治,莫說中文科,就是通識科都難有理想分數。
考中文容易變成考政治,一則因為中文成語多,言簡意賅;比如「必要的沉默」,若為自身前程,便是明哲保身,最好「沉默是金」;但如果要營造社會效應,叫人屈服於強權,便叫「噤若寒蟬」。大前提是,先要承認不平則鳴是社會常態,不平而不能鳴才會惹人聯想。
特區政治上說有商有量,不過扮開明,一旦多人發聲,多人提意見,便又期望有人一錘定音。「必要的沉默」,想當然便是教人不要作聲,特區說的是穩中求變,事事維穩先行,這命題便成了有政治傾向的題目。
但換個角度,比如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學生反服貿,但社會上一樣有人支持服貿,可為了尊重沒有行政權力的學生聲音,所謂誓死保護不同意見的自由,便不會動輒抗議別人的抗議,因為政府已經在做、已經在發聲,民主社會支持政府政策的人反而甚少發聲;這種「必要的沉默」,特區的愛國愛港團體似乎還未學懂。
再說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說白了就是一部政治鬥爭史,中文隨歷史綿延,適用的就是反映政治情況,要說反映現代科學,便有隔重紗之感,始終不如外文精準,當年的白話文運動,實際是不能再沉默,而是必要的發展。過癮的是科學與民主,中文談科學尚能勉強湊合,要談民主則似乎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