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上下班時段車廂之擠擁,相信很多人每天都親歷其境。現有的多條地鐵路線,繁忙時間的班次密度,早已達到負荷上限。
今後如何改善這一問題,有的建議「早晨特惠計劃」,鼓勵市民變「早起鳥」;有的建議拆座位,增加車廂站位。其實,最有效的辦法,是推行彈性上班制度。
乘坐地鐵不僅便捷,而且能確保準時上班,儘管擁擠難耐,近年乘客量仍然持續上升,現每天已逾五百萬人次。但是,早晚繁忙時間的那一、兩個小時,車廂擠都擠不進去,而非繁忙時間,載客量卻平均不足五成,兩者狀況差別很大。假若公司的上班時間,能夠稍微錯開,相信情況馬上會得到改觀。
五年前,金融海嘯危機席捲全球,多個國家失業率以雙位數字飆升,而德國因為推行彈性上班制,除了有效減輕交通擠塞問題,失業率亦只微升不足零點二的百分比,成為受衝擊最小的歐洲國家。
南韓於二○一○年提出「擴大彈性上班制度方案」,透過電視、網絡等宣傳,推動社會支持,現時三星等不少大企業都在試行。
現在是數碼年代,很多工作未必一定要朝九晚五在公司才能處理和解決,如果能夠調配好彈性上班制度,可讓員工免受交通擁擠之苦及擔心遲到的緊張感,方便員工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作出更好的時間安排,更能使他們感到得到重視及尊重,有助提升僱員的滿足感和士氣。以香港資訊科技的普及使用和交通配套,事實上很有條件推行彈性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