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闢海上絲路 求財不求氣

內地重闢「絲綢之路」構想,已經上升到國家的施政層面。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雖然整體規劃尚未出台,但筆者在北京已聽到不少熱論。

歷史上的「陸上絲路」,為漢唐強盛時期所開通,以西安為起點,遠達歐亞各地;後來,西北戰亂頻繁,加上航海技術突破,宋朝的「海上絲路」於東南部興起,貿易通達歐亞非;明朝之後的「海禁」政策,閉關自守導致海外貿易衰落。

「陸上絲路」筆者以前略有寫過,現欲談談「海上絲路」之己見。

馬來西亞強人、前首相馬哈蒂爾曾經說過:「中國是用船載着貨物來和我們做交易的,但西方國家卻是帶着槍枝來佔領我們的國土和掠奪我們的資源。」這兩句話很有深意:一方面,這反映大馬人對中國的好感;另一方面,這亦道出了中國和西方列強的區別。到過馬六甲的遊客,必發覺當地對六百多年前曾七下西洋的鄭和(三寶太監)非常尊崇,亦是一個有力印證。

鄭和的例子說明,中國的海上絲路,從來都不帶侵略性,只是在互利的基礎上進行貿易。而今,由於受美國重返亞洲的策略影響,導致周邊國家如日本、菲律賓、越南和印尼等與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主權問題上產生摩擦。中國在這個時候提出重闢「海上絲路」,可說是伸出橄欖枝,表明中國願意與鄰國共同打造一條安全可靠的海上航道,方便大家做生意,求財不求氣,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