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張王會」,台灣為的就是要做球給APEC「習馬會」,但被北京否決。不過,北京似無情卻有意,近日於人大政協兩會中放風,強調「習馬會」的想像空間,不在國際場合舉行,但是可在第三地舉行。
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表示,大陸方面對兩岸領導人會面一直持積極開放的態度,「習馬會」的地點由兩岸自己商量,想像的空間很大,包括可如當年汪辜會談般在第三地舉行。其實,國台辦早已在記者會中透露,兩岸的事不應在國際場合見面,現在北京的態度似又向寬鬆邁前了一步,的確有較大空間發揮。
與此同時,香港的親中社團和統會提出,「習馬會」可在香港舉行,此提議符合了北京「在第三地又非國際」的條件。
儘管建議熱心可嘉,但操作困難,而且不可行。香港與澳門乃「一國兩制」下的特區,馬英九前來雖以總統之身份,呼應了「一國兩制」的精神,但屆時「馬總統」變相成了「馬區長」,台灣民眾可能接受嗎?台灣不可能降低格局,被視為特區,馬英九踏不出此步,就算前往香港,怕也無法回台了。
馬英九希望「習馬會」能在大陸的國際場合見面,確定北京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以及兩岸分治的事實。北京當然不願造成「兩個中國」的模糊空間,故而希望在港澳舉行「習馬會」,乃是掐着馬英九的脖子,讓他在形式上接受「一國兩制」,塑造統一的氛圍,從而令台灣成為地方政府。
比起會面地點,北京更希望能有具體成果,認為需要有更「豐富的內容」,即馬英九要接受政治談判的召喚,以解決兩岸當前的一些難題或分歧,從中可見北京的招降之勢。空有想像的「習馬會」難,在各有算計下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