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脊柱側彎可衍生高低膊、肋骨凸出,輕則有礙儀容,嚴重則可危害性命。一名十二歲女童因患有罕見的「先天性小腦延髓下疝畸形一型」,併發脊椎空洞症,導致嚴重脊柱側彎,彎度達一百一十度,整條脊椎猶如「摺埋」,令身體「大縮水」,更壓迫肺部兼影響進食。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為女童植入體外遙控「生長棒」,每日延伸一毫米,治療兩個月後,將女童身體大幅「拉直」,脊柱彎度減至四十五度。
先天性小腦延髓下疝畸形一型屬罕見神經系統疾病,每十萬人僅四人患上,本港每三至四年才有一宗。該學系系主任張文智稱,患者腦部最底包括延髓及小腦扁桃體向下延伸,進入頸椎管內,令脊髓積水及膨脹,併發脊椎空洞症,會令脊椎兩旁肌肉不平衡,出現脊柱側彎,身體一高一低。
該症一般在七、八歲發病,比一般脊柱側彎早近三年,外觀上易察覺。惟該女童疑因長居內地,未及早診治,前年來港求診時脊椎彎度已達一百一十度,比起常見嚴重個案的五十至六十度更彎。脊柱側彎常見於胸椎位置,會壓迫肺部導致呼吸不順。該女童的脊椎幾乎有如「對摺」,令胃部向上縮入肺部,「食少少嘢已覺得頂住,成日唔夠飽。」
張文智稱,脊柱彎曲逾七十度已會令胸椎變形,影響心肺功能,增加死亡風險,需做手術補救。醫生先為女童做腦手術減壓,再植入新一代體外遙控生長棒。生長棒內置磁鐵馬達,經體外遙控,可逐步伸長,毋須每次開刀調整長度。每日延伸一毫米,每次只需卅秒。女童治療兩個月後,彎度已大幅改善至四十五度,「再延伸得太多,或會拉傷神經線及骨骼」。
港大○九年至今為十八名嚴重脊椎彎曲、仍在發育期的病童植入生長棒,但因腦病進行手術的則是首宗。張文智指,新技術可避免病童多次開刀,以往約兩成開刀個案會傷及神經線,引發步行不穩、失禁等問題。
他補充,若彎曲角度為二十度以上,可先戴硬身支架夾穩脊骨,直至發育完成;但如超過四十度,便須做手術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