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一邊擺明車馬的以連續廿年位列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榜首為榮,另一邊面對人口老化的顧慮,不重整社會福利制度,反以長期「結構性赤字」恫嚇市民,另立「未來基金」虛應故事,用途竟只限基建及補助日常開支,守財奴的本性不改,其背後的「意底牢結」(ideology),值得深入探討。
香港自開埠以來奉行資本主義,一九四九年中國大陸易幟後行共產主義,兩地涇渭分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前途問題浮現,市民最大恐懼是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故此《基本法》第五條寫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然而資本主義是甚麼?不同時代有不同定義,在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歐美,凱恩斯主義及福利社會,曾被視為資本主義之要素,那是因為大蕭條及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才會達成以上的社會共識。
香港沒有全盤實行福利社會政策,但公共房屋、醫療及教育等,都有一定的凱恩斯色彩,那同樣是殖民地政府,面對太平洋戰爭及國共內戰後亂局的回應,卻不把以上政策稱呼為福利制度,因為屆時市民會要求與英國的福利體制看齊。
歐美的凱恩斯主義共識,隨着七十年代的經濟不景氣而瓦解,主張「大市場,小政府」的新自由主義乘時而起,當中的大旗手經濟學家佛利民甚至以香港為師,無視公營制度對經濟起飛的功勞;八十年代中英談判、簽署《聯合聲明》以及中共草擬《基本法》,港人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理解,勢受西方新自由主義的影響。
九七之後,特區政府把新自由主義當作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起初董建華還想效法新加坡的公共房屋政策(同樣也是脫胎自凱恩斯主義),故有「八萬五」的計劃,但碰上亞洲金融風暴,加速樓市崩盤,且令民怨沖天,○二年起政府向地產商低頭,停建居屋再乘機借領匯上市賤賣政府資產,其後的地鐵上市及兩鐵合併,也是化公為私的路數,再加上○三年後經濟政策全面北望神州,到今天香港貧富懸殊狀況惡劣,二○一一年香港的「堅尼系數」達零點五三七(零點四或以上已達警戒線,零點六或以上則有暴動或革命風險)。
毓民在○五至○六年間有份籌組社會民主連線並出任創會主席,其後新世代左翼社運興起,是社會對新自由主義的初步反彈。毓民在一一年雖與社民連分道揚鑣,走上本土之路亦得不到社運左翼的諒解,但從未在社會民主立場退卻,若細心檢視北歐四個福利國家的人口結構,她們全都是單一民族國家,這點與香港略有相似,可見福利制度與本土意識是密不可分。
預算案用歐美的公共財政危機,印證福利主義的失敗,是以偏概全,「歐豬五國」的危機是金融泡沫爆破所致,英美則因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以致財政百上加斤,況且歐盟經濟火車頭德國,也是福利國家,有各國的成敗例子為鑑,坐擁近三萬八千億元的總儲備(連同外匯基金),香港政府制訂一套濟弱扶傾社福制度,是應有之義!若要變更香港經濟體系,為《基本法》第五條內的「資本主義制度」一詞,訂下更明確釋義實為必要,故此重寫《基本法》,不只是還香港民主自治,也關乎港人民生!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是不是等於貧富懸殊也要五十年不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