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財政司司長,他應該掌握香港最關鍵的財經數據。香港的財政預算工作也不是剛剛開始,而是積累了至少幾十年的經驗和數據分析,我不知道為甚麼曾俊華還是按例每年報錯數。這個財政年度的預算原列為赤字,結果還是盈餘一百二十億元。
財政收入的增加主要來自賣地收多了一百五十一億元,原來的赤字變成最後的盈餘,財爺的預算差額以收支平衡相對於總收入便是近百分之四,比例不大,但在財政收支,政府一直掌握進度,近百分之四的差額應屬不小。過去一年內政府還可以有季度內部報告,可調整收支情況,還是剩下一百二十多億元,顯然財政司司長其間沒有作動態的積極平衡,只是被動地按原來預算作收支記錄。
有關盈餘若投資合理,回報會不小,特別是我們着眼的不是單單的資金直接回報,還有着更大範疇間接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及其中的乘數作用。
企業小老闆是以短期盈利為喜,代表成績。政府是以社會的長期發展為目標,有盈餘表示資金閒置,主管財經官員失職。這是兩種不同的問責方法,而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也不會着重短期盈利,而是要考慮長期發展的積極投資。作為亞洲金融城市,財政司司長計較的是每年預算盈餘,這只是小老闆的心態,連當大企業財務領導人的能力也缺乏。而明年預算盈餘定在九十一億元。一是肯定明年他又會是估錯數,二是為甚麼要有盈餘,不作需要的投資?小企業老闆的人才實不應擔任此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