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每年守歲節目,簡稱「春晚」,在九○到二○○○年代曾經很輝煌,陪伴改革開放一路成長,也成了海內外華人大年夜期待的節目。近年收視卻不如前,民間對節目的批評也漸多;像花街盛女,韶華漸老,成了「晚春」。為挽頹勢,今年特意找來名導馮小剛當總導演,名導的處境便像晚會其中一個小品《扶不扶》;春晚已像老人家躺在地上,旁觀者不扶看不下去,可誰要是出手相扶,誰卻隨時被插贓誣陷。
春晚的節目結構,就是小品、相聲,加中台港歌手,再加少數族裔,或弱勢群體的才藝表演,在綜藝熱鬧之餘,也有強調和諧共融的政治涵義。但結構如此,節目不是一環扣一環,現代觀眾看電視,一隻遙控在手,只看想看的單元,其他環節隨時跳台,能否留住觀眾,其實很在乎單元間的串場,也就是看主持們的功力,主持們乏新意,找誰來當總導,也不過害了人家聲名。
若論節目形式,特區觀眾一看,便知春晚實是舊時《歡樂今宵》貨色。曾幾何時,《歡樂今宵》也大受歡迎,陪伴幾代人一起成長,造就日後的慣性收視,一台獨大;但在經濟成長後,在夜生活較多後,莫說每晚,就是隔晚播,就算過年再搬出來做,於觀眾來說也是可有可無。
春晚的結構、形式不變,名導來加工,明顯的不過加了個頭,嘗試為節目帶來「家」的氣氛;華人過年本就是回家團圓,春晚的開頭不過畫蛇添足。更麻煩的是現在地方電視台都有能力炮製相類節目,甚至做得更好,莫說大腕,就是小角色要打入內地,要打響名堂,真的不用靠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