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說儲備早晚用完,這與說人早晚會死一樣,都是借用常識,卻錯誤套用,誤導極大。例如呂志和家族同樣在多年前可說家族財產早晚用完,卻不知他可投資澳門賭業,財產大增,直逼香港首富李嘉誠。同樣地,李嘉誠老邁,家族財產早晚用完,如中國傳統智慧所說可能三世而斬。按曾俊華的智慧,李家便不應投資,就連李嘉誠的基金會也不要捐錢,把錢守着,以保二三世的富裕?
曾俊華雖說不是港大畢業,外國教育亦不應比香港的差,他為官多年,亦應多增見聞,身邊還有一大簇教授學者,怎可說出這樣愚蠢的話?唐英年如此說還可諒解,但唐英年也不會這樣說,曾俊華在施政報告公布後便這樣誇誇其談,實在令人驚愕!
錢從何來?儲備以外,香港還有大量資源,只是用與不用的問題。土地財政不可倚靠,但把現有土地作二次開發,怎樣不可行?施政報告提出開發地下空間,那四幅土地規模龐大,即使只能用一兩層作商貿或公共服務,由於在市區中心地租高昂,價值絕對不菲。以往政府不單讓港鐵據為私有,也不認真開發,這次由政府開發,地價當在數千億元之巨;即使只租不賣,不把升值或租價上升歸於發展商,收益應不少於財政儲備的低利息收入。
建設成本方面,正可趁利息低企發行政府債券,甚至定息五年、十年來保證低成本,既不用動儲備,也可擴大本地債券市場,更重要的是用政府投資把香港的旺地擴大,百利而無一害,何樂不為!財爺,你可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