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不少人認為,財政政策要保證穩定收入,故此宜保守不宜進取,其中有些甚至以財金專業者的專業立論。量入為出是封建時代自然經濟的小農思維,理由是收入只有這麼多,不量入便別無其他辦法。
可是到市場經濟階段,且不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而是城市、國家,作為政府的可動用的資源多了許多,也有其他渠道籌集資金,徵稅、發行貨幣、內貿、外貿等等;量入為出便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而是包含了投資以擴大收入和調整稅收以引導經濟增長。財政平衡不限於一年,而是多年滾動地考慮。
乃至到二十世紀,經濟全球化帶來了經濟的許多不穩定性,與此同時,國與國、地方與地方之間的競爭劇烈,且多屬零和遊戲。經濟、技術乃至社會競爭力的進步決定一國一地的發展,但需要大量和不斷的投資,即使跨國大企業,二十世紀以來,《財富》雜誌的全球一百強企業已幾經更替。如競爭力曾稱霸全球的日本,已陷長期衰退。
當然在金融危機時,財政需採保守主義,但若不是凱恩斯主義,資本主義在三十年代的大衰退已崩潰了,哪來四五至七五年三十年黃金時代?而即使以香港與新加坡相比,新加坡人口少於香港,且六十年代才獨立發展,現在無論總體GDP或人均GDP都超過香港。香港優勝之處是地價貴,人均居住面積小。
在香港經濟競爭力下降的時候,香港還在守財,以為可穩定收入,不單是緣木求魚,實際是破壞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