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扶貧安老值得肯定

施政報告向扶貧傾斜,提出多項新猷,獲得基層市民及長者叫好,並不教人感到意外。中產則因為未能受惠,而感到不滿,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政府各政策局的官員輪流向公眾解畫,特首及政府民望仍會有上有落。

港大民調在報告發表當日所做的調查顯示,滿意率為三十六點,不滿意為三十一點,對報告的整體評分是五十四點一,較去年下跌二點三,應是預期之內的事。「重基層、輕中產」,是市民普遍的印象。

無可否認的是,「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對在職貧窮的家庭有相當助力,獲得基層工友的支持及社福界的認同,是扶貧戰線的一大突破,背後的理念是鼓勵多勞多得及發揮防貧作用,值得肯定,可有效減少貧窮人口及避免跨代貧窮這個結構性的老大難。

在安老領域,鼓勵積極樂頤的人生觀,以居家安老及社區支援為基石的安老政策,取向正確,對香港未來人口老化這個難以迴避的挑戰,是一個有力的回應,而各項支援措施的資源投入亦相當巨大,足見政府高度重視安老這個大課題,連同去年「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的落實,安老政策的框架似已初具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扶貧安老助弱各項措施耗用巨額公帑,會否由中產通過稅收來「埋單找數」,引起公眾的疑慮。政府若堅持加稅並非選項,則公共財政的管理有何對策,宜於財政預算案發表時一併清楚交代,惠及中產的財政措施,下階段亦有必要作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