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管理特首定規範 更嚴機制或出台

北京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權治權,成立直轄於中央的特別行政區,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朝廷最重視的就是挑選和任命行政長官。按照當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時中共元老、港澳工作和華僑工作負責人廖承志的說法,九七回歸,香港換一面旗幟,一個港督即可。可見,朝廷當年對收回香港主權治權,首先想到和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這麼兩道「粗線條」。

述職心情今非昔比

「換旗幟」再容易不過,沒甚麼可做的。「換港督」也即挑選、任命行政長官則要具體到「人頭」,可說漫無頭緒,不知找甚麼港人合適。因此,在過渡期從鄧小平時代到江澤民掌權,各種「五花八門」、各有神通的「特首人選」不斷出現在中南海巨頭的辦公桌上。最後由江老爺子眾裏尋他千百度,大庭廣眾之下握住船王之子董建華的手,乾坤大定也。

那時對朝廷而言,找到了「合適的人」已經頗不容易,讓他在九七後代天子管治香江也算是放下了心頭巨石,根本沒有多想今後怎麼管理行政長官。只是在港英時代港督要每年或隨時返祖家英倫述職,這點倒是可以「現成借鑑」的,以體現收回香港主權治權後「換了港督」。因此,行政長官每年上京述職就最有了香港回歸的象徵意義。香港人在九七年之前也早已習慣了這種主權治權到底誰屬的中外「朝儀」。

因此,香港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最初一、兩年上京述職時,不但他本人十分興奮,倍感榮耀,朝廷也十分興奮,覺得很有天朝威儀;今上、相國以及和香港有關的各位朝臣,都會在特首述職時展露光芒。那個時候,特首述職是一件輕鬆愉快、很有面子的事情。

很快,新鮮勁、熱乎勁過去了,加上回歸後香江特首幹得很不怎樣,董建華因「忽然腳痛」半途下台,換上的港英餘孽曾蔭權更是私心自用、禍港殃民,最終走上涉嫌貪腐之路。

向內地大吏漸靠攏

朝廷遂發現對行政長官的工作必須加強管理和問責,杜絕像曾蔭權這樣對中央大耍陽奉陰違、兩面三刀手段的人借特首述職誇誇其談、撈取資本、欺世盜名,對特首工作要抓實、抓緊、抓細。毛皇帝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最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過去中央對行政長官的管理十分粗忽,過於「放心大膽使用」,過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現在不行了,今次梁振英赴京述職,就正好趕上了朝廷要對特首加強管理的「轉折點」。

當然,朝廷這方面的布局早已展開鋪墊。CY上京之前,當過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的劉兆佳已吹風曰,中央正考慮將特首述職工作制度化、規範化,中央要求特首述職報告要寫得詳細。朝廷港澳工作大臣王光亞更指出今後特首述職要講成績、找不足,要有未來規劃。有消息說,朝廷正在草擬《特首述職法》,制訂相關工作手冊,列出細則。看來《基本法》是一個本本,《特首述職法》、工作手冊是個本本,有這兩個本本,特首這位「另類朝廷命官」今後的被管理也將向內地大吏逐漸靠攏也。

其實,朝廷對特首述職如何管理,制訂「述職法」也好,詳列工作手冊也好,都是「大局上」的東西,這樣,朝廷會更方便、更有根據隨時過問、指導特首的工作。今後若根據這些「法例」出台了甚麼「機制」、「組織人事」安排,大家也莫感奇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