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既有合作也有對抗,乃不爭的事實。近年美日聯手不斷加大遏制中國的力度,令對抗的張力持續拉緊,軍事衝突的風險也在上升之中,受到區內國家的關注,期望緊張氣氛得以紓緩,尤其是圍繞釣魚島主權的中日紛爭,成為焦點議題。
解放軍智庫於五月發表《戰略評估二○一二》,直指日本戰機頻頻在釣魚島海域近距離跟蹤監視中國海監飛機,令雙方擦槍走火危險性加劇,而美國加速推行旨在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也為中美關係平添變數。
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後,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於本月十一日舉行聽證會,保守派智庫的研究員建議軍方應制訂針對中國的詳細戰爭計劃。聽證會涉及的討論內容多集中於美國應如何抗衡中國通過利用遠程導彈、導彈驅逐艦和潛艇封鎖戰略區域咽喉要道的應對舉措,劍指中國的取態非常明顯。
圍堵中國要有軍事部署為後盾,殆無疑問。南海軍艦對峙事件是一段小插曲而已,未來的「碰撞」可能更多,相信中美兩國軍方也有足夠的心理預期,故此兩軍亦打算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避免誤判而引起不必要的軍事衝突。
美日聯手遏制中國早已明目張膽,中俄聯手反制美日之舉,近年亦已加快步伐。《解放軍報》昨日發布「二○一三中國軍隊走出國門十大亮點(事件)」,第一項就是「中俄攜手演兵彼得大帝灣」,彰顯中俄兩軍的合作水平正不斷提升。未來中美關係的對抗勢必有進難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