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臨為家庭帶來喜悅,但「搶閘出世」的早產嬰兒卻令父母憂心忡忡。兒科醫生指出,近年婦女生育年齡延遲,加上不少人經人工受孕懷雙胞胎甚至多胞胎,增加早產風險,他見過最嚴重的個案只得廿三周胎齡及四百克重,父母連餵奶、抱嬰等基本動作亦需要醫護人員從旁指導。有職業治療師提醒父母,早產嬰兒即使夠磅數出院回家,仍有機會陸續出現後遺症,宜多注意其睡姿、坐姿及飲食生活習慣,有問題應立即向醫護求助。
瑪嘉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石志超表示,不足卅七周出生的早產嬰兒漸趨常見,該院由十年前每年平均約廿多宗,上升至近年每年約七十五宗,不少早產嬰的體重少於一點五公斤,最輕磅個案僅廿三周便出生,幾乎全部器官包括腸胃及心臟等均未完成發育,導致進食及呼吸困難,需要靠注射營養素維持生命。
體重不足一公斤的早產嬰中,兩成半有不同程度發展問題、後遺症及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敗血症及腦膜炎等,需留院觀察,至體重最少達兩公斤及身體狀況穩定,才能出院。瑪嘉烈醫院職業治療師方少麗稱,會為所有早產嬰提供跟進服務,協助他們順利過渡回家,並按情況跟進其零歲至四歲或六歲的體能和智力發展。由於早產嬰易有氣促問題,醫護人員亦會指導父母使用家居氧氣治療。
「早產BB嘅父母壓力好大,餵奶、沖涼要有特別方法,連買尿片都冇咁細嘅size,所以要令佢哋建立信心,相信自己可以照顧BB。」方少麗提醒父母,早產嬰的小動靜可反映出不同身體問題,如父母為嬰兒按摩或餵奶時發現子女「眼矇矇、唔望人」,或皮膚突然浮現類似凍傷的深紫紅印,可能是嬰兒感到壓力。家長可以「袋鼠抱」方式讓嬰兒伏在身上,利用自己的心跳聲及體溫讓嬰兒更安心;若嬰兒持續以「青蛙腳、大字形」的姿勢睡覺,有可能是呼吸困難,或需使用家居氧氣機,若情況嚴重,應立即送院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