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經濟支柱下滑危機

香港近年來政治紛爭不絕,不少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種種社會事件上,而每每在事情上又以主觀意見去評價事情,以致社會上瀰漫一種互不相信的風氣。這個情況愈演愈烈,除了政治議題之外,彷彿香港就沒有值得關注的事情,而這個情形,正影響着香港的發展,香港的優勢正一步步的消退。

物流業優勢響警號

最近一宗新聞令筆者很有感觸,事緣香港港口發展局最近公布了香港本年度的貨櫃吞吐量,在今年首十一個月內,貨櫃吞吐量按年下跌了四點二個百分點,若果本月的變化不大,估算全年香港的貨櫃吞吐量會下跌百分之四左右,是○九年以來的新低。當然,今年香港曾發生貨櫃碼頭罷工事件,多少會影響貨櫃的吞吐量,可從數據上也見到香港貨櫃碼頭的挑戰。問題是,物流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貨櫃吞吐量下跌反映的是香港物流業上的優勢出現了警號,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宗新聞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理會,不單傳媒沒有多大的篇幅作報道,坊間和各大討論區中也鮮有人提及。

對香港來說,物流業是非常重要的支柱,因為香港的製造業已北移,在轉型到服務業的方向上,香港的物流業提供的是高質素的附加值,這令香港可以藉北移工業的機遇,從而成為服務珠三角的物流中心。貨櫃吞吐量的高低,其實就是香港物流業的寒暑表,當香港物流業興旺時,貨櫃吞吐量上升,從而也帶動了其他行業,例如相關的運輸、保險、付貨融資等等的行業。可以這樣說,貨櫃吞吐量代表的不單止是一個產業的盛衰,它代表的是一個產業鏈,代表的是香港發展的一個變化。而且我們也要留意,當貨櫃吞吐量下降時,背後代表的是香港作為服務珠三角製造業的角色,是否也在下降之中。這一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每個行業都會有起伏,假使香港的服務角色下降,是因為物流業競爭力不足?又或是珠三角已可獨當一面而不需要香港?若果香港的一個支柱風光不再,又是否代表香港總體服務角色的不利和衰落?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忽視經濟無助局面

換言之,貨櫃吞吐量下跌只是一個徵狀,背後代表的原因更值得我們關注,更值得我們分析,因為這是香港未來的改變,今天是貨櫃吞吐量,明天可能是金融中介,後天可以是其他專業服務。

第二個重點我們要留心的是,上文所提到的冷對待,坊間對這個貨櫃吞吐量下跌毫不關心的冷漠。正如上文提到,貨櫃吞吐量的多少,背後可以有很多的啟示和影響,是對香港未來有很重要的改變,然而大眾的關注卻不在這方面。當香港的關注點放在理念上的爭議,不管這是對政府的施政,又或是對族群的認同,大眾對這些吵鬧相當的注意和留心,也花了大量的精神和時間在這些事情上,可是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卻忽略了。現在社會各個議題正吵得沸騰,大家的注意力放在這些敏感話題上也很自然,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應對經濟變化不關心。

社會上的公義、改革是我們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我們有責任去表達對社會各個議題的看法,但我們卻不應只對社會議題關注而忽視經濟,畢竟香港需要經濟發展才可以養活七百萬人,香港需要經濟發展才可以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資源去處理其他社會議題。在貨櫃吞吐量下跌一事中,筆者看到了一個無助的局面,但願港人有多一點的醒覺,香港的競爭優勢對香港的重要,不要忽視一個重要經濟支柱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