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不要樂觀以待

兩岸關係的發展許多人都樂觀以待,認為終能跨越鴻溝走向坦途,但今北京對台的手段細膩,且戰術也有改變,由過去面對政黨,到今日面對台灣老百姓,北京展現務實,抓大放小。舉個例,在大陸台商而言,對那些舉足輕重的大台商,關鍵時刻還可擔任北京的喉舌,因之,對大企業刮目相看。反之,現台商赴大陸投資大都是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不是北京盤中的菜,對中小企業們的呼喚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大台商,舉手之勞都不為,如何讓大陸台商們服氣。

同樣地台灣的中小企業也同樣地感受到,大陸官員赴台拜會的都是大台商,對於中小企業呼喚的聲音太渺小太遙遠,殊不知台灣是中小企業的社會結構,促使台灣經濟起飛的是中小企業,全台就有七百多萬家中小企業,他們移居投資大陸,遇有糾紛求助無門,好話說盡,好事求盡,國台辦仍置之不理,令人心寒不已。

台灣總是過於天真,認為北京會繼續讓利,繼續為台商創造條件。

現大陸台商優勢不在,期待北京對台部門的關愛眼神乃是不切實際,大陸的台資企業在各地組織聯合會,設立黨委書記乃是中央委派人員監視台商的行動及業務狀況,以配合祖國統一大業,要台商承擔一定的任務,在每個角落呼應政治的需求。

現大陸的監獄有三、四千名台商,求助無門,呼喚不到正義之手,兩會的功能有限,海基會來自台灣的關切太遙遠,大陸的司法單位自有定見,誰也無法改變既定意見,沉冤難訴是受害台商的共同心聲。

無奈還有大陸審計署大刀亂揮,有罪定論,毀壞台商清譽,至上權威讓台商無以辯駁,好民不與官鬥,最後只好退出大陸,尋求海闊天空的其他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