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電視牌少發一個,蘇錦樑在立會狠批顧問公司出來爆料,捲入政治討論,欠缺專業操守。查實不只顧問公司,通訊局也算留一手,沒有在立會表決引用特權法查行會之前高調宣揚,客觀效果就是沒讓政治爭拗升溫。
殖民地時代,政府自知無認受性,行會自行決策,又怕政策欠公信力,流程便加入參考顧問報告,找專責事務局提意見那一套,以待行會決策出台,解釋起來也有個着力點,要逆民意也能說出個理由。發電視牌一事,通訊局及顧問公司秉承真理,揚善之餘,居然沒有隱惡,要說有違職業操守,卻也符合傳統捨生取義的教化。
政府不是民選,但決策始終要有民意基礎,有理據支持。顧問報告,專業意見,普遍民意,行會決策好說歹說也要包括這些,從港英到特區都如此,便謂行之有效。今回顧問公司玩踢爆,踢爆的不是行會看不懂,或沒聽從顧問報告;而是一直以來,政府耗費公帑聘用甚麼顧問報告、專家建議等,原來都是裝模作樣,政府根本不會依蒐集回來的資料持平客觀地做決策,明說流程其實是早有決策,然後選擇、甚至扭曲顧問報告來為決策背書;一旦顧問有異議,便成了有違操守。
除了顧問專家,政府利用民意的還有一套叫諮詢。政改諮詢已展開,文件五十五頁,諮詢期五個月。舊時民間就算指摘政府扭曲民意,作假諮詢,不過是想當然;但免費電視發牌一役,政府對顧問報告斷章取義,可說證據確鑿成了案例。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顧問報告可以扭曲,諮詢一樣可作假,政府難脫為假普選作假諮詢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