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電子學習貧富有異 勢現數碼鴻溝

近年世界各地相繼積極發展電子教學,當中南韓除發展電子黑板授課外,更計劃約於二○一五年以電子書全面取代傳統課本。相反,本港教育局才剛「發力」,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計劃申請撥款資助一百間學校的無線上網服務費及流動電腦裝置等。局方「歎慢板」的做法,已令傳統名校、直資學校與普通津貼學校在電子教學發展上,出現明顯差距。有津貼小學試推行電子教學,要求學生自置平板電腦,惟有基層家庭恐無力購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有關注團體呼籲政府應增加資助,避免貧富學生出現「數碼鴻溝」。

南韓於二○一一年斥資逾二十億美元,推出《智能教育推進戰略》,目標約於二○一五年全面推展電子教育,取代傳統課本,令大部分學生都擁有平板電腦等學習工具。當地更有一百四十四間先導學校,老師以電子黑板講課,資料可同步傳輸到學生平板電腦,老師並可逐一追蹤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習效率,此計劃未來或會普及所有學校。新加坡亦不甘後人,將電子學習能力列入教育政策目標,並大力投資重點中小學的電子教學。

非「先導學校」 未獲相關資助

相比之下,本港的電子教育發展卻步伐不一。雖然教育局在二○一○年已推出「電子學習試驗計劃」,惟只得六十一間來自中、小及特殊學校的「先導學校」,可獲分配共五千九百萬元的額外資助,合共進行二十一個研究及發展項目。若不屬先導學校之列的學校,要推行電子教學,只有自行籌募經費。不少傳統名校及直資學校近年已自資推出智能手機學習計劃,學生能以智能手機配合日常學習需要,惟部分政府津貼學校卻因欠缺資助而窒礙發展。

有北區小學校長表示,有感電子學習乃大勢所趨,加上用電子書學習英語有助學童「開口講」,於是今年率先於部分班級試行,要求家長為子女購買約三千元一部的平板電腦,用於英文科及數學科學習。她指,由於該校並非「先導學校」之一,未能獲得相關資助,只能向辦學團體申請有限資源。

綜援戶「買咗機無錢開飯」

然而,幼子就讀該校的家長阿梅(化名)卻礙於收入有限,恐怕日後校方全面推行電子教學,未能負擔購買平板電腦的費用,「呢三千幾蚊真係負擔唔起!」阿梅育有兩子,幼子今年就讀小學二年級,一家三口每月僅靠五千多元綜援金過活。她指即使希望兒子不會落後於人,入讀電子教育班,但無奈向現實低頭,「我咁窮,大嗱嗱三千幾蚊,邊度搣畀你?買咗我冇錢開飯!」

電子學習聯盟召集人黃岳永表示,普通津貼學校相比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等,電子教育發展滯後,而「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又只於部分學校推行,令人擔心「數碼鴻溝」會顯現於貧富學生。他認為,政府應加大投放資源於普通中小學,提升學校的硬件及網絡,並重點幫助基層學生,以借用或基金資助形式,令貧富學童均可享有個人電子學習設備,以免在全球競爭中落後。

資助額應追得上科技發展

「(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先導學校攞咗筆錢,唔代表資助可確切地到位!」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幹事林敏華認為,教育局需要有明確指引和監管有關學校,確保資助用得其所,而非「畀咗筆錢就算」。林呼籲,政府推行電子教育的同時,應加大對基層學童的資助,並定期檢討計劃,令資助額及資助項目追得上科技發展。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非常擔心貧富學生會出現「數碼鴻溝」,來自貧窮家庭的學生因高科技教育推行而陷入弱勢。他認為本港的學校硬件支援不足,加上學校缺少專門職員處理有關資訊科技問題,令不少老師要身兼兩職。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二○一四至一五學年,香港會有首批電子教科書推出。

圖:甘偉倫 關萬亨

文:陳潤南 陳淑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