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三中土改釋放龐大財富

三中的改革,有一樣東西是非常「可怕」的,就是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人大原副委員長成思危認為是第二次土改。三禪倒認為,應該是第四次。按他的劃分,第一次應是中共奪取政權後的鬥地主分土地。

應該說,從少數地主手裏將土地分給廣大農民,是中共革命的目的。也有史學家說,中共和國民黨的內戰,是土地革命戰爭。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敗退台灣後,痛定思痛,認定輸給老毛輸在沒有爭取農民。遂也在台灣搞土改,將土地分給農民。這也是台灣經濟起飛後,農民忽然變成土財主的原因。

不過,老毛第一次土改後不久,就進行土地集體化運動。先是互助組,再到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直到人民公社。三禪以為,集體化運動其實是第二次土改,其方向和第一次完全相反,是將私人土地的產權改變,變成了集體所有。當下,香港要發展新界東北何其困難,但是當年老毛竟然不流血將全國農民的私人土地集體化了。

到了鄧小平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衝破了毛澤東的社會主義框框,由公有制往私有制方向退,實行了土地承包制,將原來的集體所有制變相退回到私人經營,產權仍歸集體。

好了,三中決定擴大土地流轉,是何等概念呢?原則上是,農用地和宅基地都可進入市場交易,以方便農民進城和城鎮化。這必然是土地的進一步私有化,因此是第四次土改。

重要的問題是,如同台灣當年一樣,未來大陸會出多少土財主?而這土地財富又是如何龐大?對中國經濟又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三禪相信,光宅基地將使十億農民財富增加百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