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不必越俎代庖

台灣立法院火速通過了台紐經濟合作協定,證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未能過關是受制於立法院的把關。服貿協議對大多數立委來說,要面對選民抗議的壓力,實是難以承受之重,有進與退的矛盾。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一千六百億美元,而新西蘭是台灣第十大貿易夥伴,去年貿易額只有一百二十億美元,立法院的作為是捨大取小。不過服貿協議涉及兩岸,政治因素影響了經濟議題,以綠營逢中必反的心態,陰謀論便影響了服貿協議的進程。

問題是,台灣的經濟實在令人堪憂,更何況今後還要與外銷強勁的對手南韓競爭。南韓與各國都簽了貿易協議,具有寬闊的空間優勢,台灣更加無法與其比擬。政府急於求成,卻又使不上力,民意高漲的社會原來是如此難以溝通,只有出盡各種招數以迎逆境。看在北京的眼中,更只能乾着急。

大陸的台商組織全國台企聯,組織了三十多位大陸各地台商協會會長返台拜會政黨官員,高調舉行記者會力推服貿協議。他們本着大公無私、事不為己之態度力推,熱絡地推薦,卻引起政治力介入之虞,如此動作的政治涵意太深,台灣社會難免考量其背後意圖為何。

其實,台灣商界擔心的是資本不足難闖蕩,因為大台商們有大陸政府關愛的眼神,但小台商只有自求多福。服貿協議的雙向開放,台灣中小企業面對大陸巨資的恐懼與抗拒。

正所謂事緩則圓,台灣政黨的紛爭總會落幕,至於服貿協議何時能通過對多數台灣人非緊要關鍵,馬英九政府不能快馬加鞭,受害的只是台灣企業界。北京不必憂心地越俎代庖,落得政治操作之罪名,更增添兩岸相互猜疑之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