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病人接受手術或檢查後死亡,風險高低除與年紀大掛鈎外,病人若患有慢性疾病,涉及風險亦相應上升。私人執業心臟專科醫生李麗芬指出,臨床所見,近半數心臟病患者年齡達到六十至七十歲,年紀不是特別風險考慮因素,反之病人患有糖尿病、腎衰竭、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紀錄,或增加手術期間出現心臟病發、中風等併發症的風險。
心導管介入程序牽涉甚廣,包括通波仔、消融術及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等。私人執業心臟專科醫生梁偉宣表示,八十歲以上病人心臟功能較差,醫生會小心考慮是否為這類病人進行手術。他強調,病人接受心導管手術前,須接受風險評估,包括是否患慢性疾病、血管栓塞程度、會否有凝血困難等,醫生要確定病人身體能否承受手術風險。他指出,本港心導管手術死亡率少於百分之一,手術期間出現併發症的風險,約為百分之五。
養和醫院肝臟外科主任范上達稱,本港肝臟腫瘤切除手術成功率高,以養和及瑪麗醫院病人為例,只有百分之一病人術後死亡。他指出,肝臟腫瘤手術風險分兩類,最常見是大量出血,包括誤傷腫瘤附近血管、腫瘤爆裂,以及病人有凝血困難引致;其次是麻醉藥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