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黑衣與黑箱

數以萬計人穿着黑衣走上街頭,抗議特區政府黑箱作業拒不多發牌照,香港市民缺乏電視節目選擇權的情形大概世界少有,僅有兩個免費電視台,但數十年如一日沒變化的節目,真讓人失望,不符合國際大都會的形象。港府拒絕交代否決向香港電視發牌的原因,遊行示威者在政府總部外的公民廣場控訴政府黑箱作業,高呼我要電視自由。

固然,這是行政會議集體做出決定的結果,但並非市民沒有質疑的權力,港人的政治參與及公民意識的覺醒,當然不滿意黑箱作業,沒有理由地被封殺,因之向政府討公道求真相。

市民有知的權利,不能多發牌照的考量,有謂是擔心廣告市場不夠大,引起電視台的惡性競爭。香港屢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制,實行政府不干預政策,今電視台的廣告量,是電視業者必須去面對解決的問題,而非由政府來擔憂,造成杞人憂天的笑話。台灣自一九八七年開放黨禁報禁後,媒體如雨後春筍地冒出,台灣電視台有線無線加之有百多個頻道,公平競爭,受自然淘汰的法則,失敗者倒下沒有怨言,也不會責怪政府的開放,至今台灣的電視業還是相當的活躍。

今港府不開放,惹人遐想,且易穿鑿附會,認為少數的媒體政府好控制,或是新聞媒體的尺度可掌握,政府決策愈不透明,陰謀論必隨之而起。

今遊行者多來自這些情緒的宣洩,更為了追求香港多元活潑的媒體生態。行政會議的決策必須集體負責,但今民意逆轉,社會氛圍的改變,政府做法不能一成不變,只有開放透明才能取得民間的了解。神秘的結論,違反了市民認知的基本公義,不平則鳴的社會將不斷成為特區政府管治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