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春秋:沒有生活 難以生育

香港人不喜歡生兒育女,卻又無法抗拒衰老的自然法則,因此造成人口老化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本來雙非父母來到香港誕下雙非嬰兒是可以補充一下新血的,可是爭奪資源的鵲巢鳩佔又產生中港矛盾的心結。為了提高本地配偶的生育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領導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文件諮詢公眾四個月。特區政府的宏圖大計是鼓勵生育,委員會參考外國派錢獎勵以及給予稅務優惠等等不同方案,其中一個考慮辦法是擴大公立醫院人工受孕服務,協助不育夫婦得以傳宗接代。

若你問我,我會說普通的利誘方案皆不足以打動人心。譬如說派錢吧,你派多少才可以消除本地配偶的疑慮,從而安心榮升父母?本地配偶最大的疑慮是苦無立錐之地,蝸居一族連正常地來個魚水之歡的地方也沒有,遑論弄璋弄瓦把自己的簡陋斗室弄得更加擠迫。

早前有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性活動空間不足或非常不足,七成半表示曾經或想過在住宅以外的地方做愛。愛也做不來,生育率不可能提高。

如今不少捉襟見肘的港男港女,求的是生存,而不是生活;既然沒有生活,實在難以生育。人之為人,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就是擁有一個逍遙舒適的家,可是寸金尺土的香港有幾十萬人迫於無奈廁身劏房,有幸上樓住公屋者,大部分跟父母兄弟姊妹甚至親戚同一屋簷下。

因此我說,房屋問題一日未解決,生育率也不會有提高的希望,幼稚園學額不足實乃次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