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電視發牌令政府陷三信危機

特區政府的廣播政策,應以保障「閱聽人」權益為先,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全方位開放廣播市場,然而過去二、三十年,使用大氣電波頻譜的免費電視無綫「一台獨大」,近年亞視則淪為「山寨中央電視台」。

顢頇無能 目光如豆

廣播電台只有兩家民營一家公營,數碼電台亦僅有一家正式營運。這樣一個落後於文明開放社會的香港廣播媒體生態,完全是顢頇無能,目光如豆的政府所造成的。到了○九夏天,在廣播事務管理局的「亞視及無綫公聽會」中,有不少市民到場嗆聲,要求政府開放電子傳媒市場,同年末廣管局宣布收到香港市民意見,歡迎收費電視及衞星電視供應商加入香港免費電視廣播市場。

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當時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表示,《廣播條例》沒有為免費電視台數目設上限,政府歡迎新電視台隨時申請加入競爭,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近日透露,當時他收到政府主動致電邀請,所以才在當年除夕遞交牌照申請,但自此到一三年秋,由「貪曾」餘下的約兩年半任期,梁振英上任後超過一年,事情一直毫無進展,對競投新牌照的三方及本港市民,都帶來困擾。一三年十月十五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公布,向電盈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及有線旗下的「奇妙電視」,發給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但王維基的「香港電視網絡」,則未獲發牌。

據政府提供的文件,有關決定根據十一大因素,只有原則性的宣示,沒有具體內容,例如「顧問報告」及「公眾利益」等,「香港電視」的「死因不明」!同日有所謂「接近行會消息人士」向媒體放風,王維基落選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計劃「太過進取、太有野心、想開的頻道太多」,擔心一旦獲發牌照,會對免費電視市場造成損害。這與政府十一大理據的第十項「免費電視市場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即批出額外免費電視牌照對香港廣播業廣義的影響)」,有不謀而合之處,政府開放市場的目的,究竟是維護公眾利益,還是干預市場呢?

不作公投 民憤更大

香港大氣電波廣播的不少畸形現象,與盛傳北京透過中聯辦干預的因素,不無關係,雖然王維基曾出任浙江政協委員,又多次強調自己不談政治,亦表明其電視台將會是娛樂主導,但王申辦牌照失敗,仍令人產生政治聯想,至於民意沸揚,把矛頭直指港府,支持「香港電視」的民眾,並非厚愛於王維基,而是討厭港府的「移情作用」,這是特區政府「三信危機」的徵候之一。

「三信危機」一詞,原是指中國文革後,人民對共產主義失去信仰、對中共施政失去信心及信任;今天香港也有「三信危機」。

古羅馬的執政官、雄辯家塔斯佗說過:「當一個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後人稱為「塔斯佗陷阱」,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亦曾引此例子形容當下特區政府的困境。難怪政府三選二的決定宣布約兩天後,面書上的一個「萬人齊撐!快發牌比香港電視!」專頁,已有超過四十五萬人讚好。

到了一五年,亞視的免費電視牌照,將會進入中期檢討階段,毓民相信這是一個更大的關口,由於該台已屢犯《廣播條例》不改,若屆時政府行禮如儀續牌,不作公開競投,相信到時的民憤會比現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