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增加公營醫療投資

香港公營醫療開支低於總產值百分之三,跟人均收入與港相若、亦以公營醫療為主導歐洲國家的百分之十二相比,少得令人震驚。

香港公營醫療長期在「七個煲三個蓋」下運作,仍能勉強照顧七百餘萬人口的九成以上住院需要,全因前線人員不辭勞苦捱義氣及市民容忍力特強。但捱義氣及容忍亦有極限,近日伊利沙伯醫院「惡菌」流行,導致帶菌年長病人須押後出院,無法騰空病床予其他病人,及導致三成非急症手術須延期兩三個月,乃香港醫療系統已達吃不消的警號。

與其指摘伊利沙伯醫院「隱瞞惡菌疫情」,不如剖析惡菌流行底因:伊院病房長期擁擠,前線人手長期不足,在如斯環境下要杜絕由糞便散播惡菌,幾近不可能。即使有感染控制指引,在伊院「結構」性缺陷下,或成廢紙,甚至是管理層把爆發責任推卸前線的藉口。在此情況下,指醫院感染控制人手及資源嚴重不足,較指他們失責或故意隱瞞更符合事實。

日前,政府要求撥款一百三十億元為多家「失修」公立醫院進行小修小補工程,但遲來撥款要求雖低於總產值百分之一,仍遭宣揚「自由市場」萬能的部分傳媒抨擊。

本欄不厭其煩指出,醫療乃民生不可或缺,非待價而沽商品。以市場力量提供醫療,結果只會重蹈美國覆轍,令醫療全球最貴,國民所得卻非最佳;只造就醫界藥界受益,用家卻受盡剝削。市民宜慎思:公營醫療縱有千般不是,但解決之道絕非以私營醫療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