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對王金平,若只說價值觀,前者執着是非,後者像和稀泥,結果前者慘敗,台灣社會似乎無甚天理。但只要從個性看,民間看到的便是剛愎對圓融,馬英九一路的執着已演變成剛愎,相反王金平一路表現圓滑世故,論個性自然是後者更通人情。
馬英九最原始的堅持是清廉,在阿扁貪腐時代形成強烈對照,也是他民望最高時候。清廉本該法治化,個人清廉不如制度清廉;但馬英九上位後仍只顧標榜個人操守,黨內作風固然有傳統的迂腐,但一路強調改革黨風,結果形成新舊黨爭,資深黨員被看成改革的擋路石頭,不獨被邊緣化,更因馬英九一味標榜自我清白,已對其他同志的操守造成影射。要命的是他一手提攜的親信如林益世、賴素如等,到頭來接連爆出貪瀆案,證明馬英九的清廉只局限於自詡,毫無改革效應。
未做主席、總統時,馬英九的堅持是擇善固執,可登大位後經濟政策主要是靠攏對岸,受惠的是少數人,民生未有明顯改善,更拉大貧富差距。連任後揚言要歷史定位,卻提出加重民生負擔的政策,於民間而言馬英九便愈顯剛愎自用。
王金平從前跟馬英九爭過黨主席,結果被對照得一身黑。清廉是高尚內涵,不應受質疑,但從政者似乎更需要圓融手段。政客最好能身兼兩端,如今國民黨內頭兩號人物偏就各執一端,又各走極端,最後演變成黨爭,也是兩種政治風格之爭。現時剛愎大敗,但圓融也沒有大勝,輸得最慘的其實是國民黨。整體結果將反映在明年的七合一選舉,甚且是一六年的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