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授魚或授漁 關鍵在實效

港府首次訂立出的貧窮線,即圈劃出貧窮人口一百三十一萬人,貧窮率直逼百分之二十。一般人不會分甚麼相對貧窮和絕對貧窮,一聽,嘩!香港竟然有這麼多窮人。於是,有關方面不能不詮釋劃線的意義。劃線絕非只是讓你知道,你的生活不如人,可以等政府救濟,不過,政府是否真的清楚為何劃線?

百物騰貴,收入追不上通脹,令匆匆奔走生計的小市民一臉怨氣。香港在金玉其外的國際大都會外衣籠罩下,有人的日子苦不堪言。政府被迫把最低工資提到三十元,有人又爆粗說盒飯又要升價了。

最低工資提高,看似收入增加,但從源頭把生產成本的提高,最終反映是物價上漲。還是那句話,收入追不上通脹,亦變相提高了絕對貧窮的起點,拉大了收入的兩極化。正如最低工資,其他福利發放亦與長遠提高生活質素無關。

香港不是福利主義社會,人人自力更生。政府不盲目授之以魚下,也非不作為。值得留意,貧窮線下的在職貧窮人口達五十三點七萬人,佔全港總貧窮人口近半,若政府想降低相對貧窮人口,此類人群最有希望。在職,就是有工開,有上流機會。香港的工業日漸式微,曾為香港經濟發展添磚加瓦的人,或許已無從適應社會的生產力需求變遷。且他們多有後代需要負擔,生活在經濟社會的底層,但他們是努力生活的。如此,社會常呼籲授之以漁,提升自身競爭力,也能避免因過分福利,降低社會上升動力。

說來說去,訂立貧窮線只是社會直面貧窮問題的開端,是授魚(即救濟),還是授漁(即教技能),關鍵是在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