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月前,大嶼山嶼南路長沙段發生汽車撞向牛群事故,造成多頭黃牛死亡。事隔數月,該路段仍有二十多頭不同年齡黃牛日間在路旁吃草,晚上在路旁或路中睡覺。
細意觀察,發現幾頭仍需吃奶小牛身形瘦削,不似大嶼山其他地區胖嘟嘟的小牛。箇中原因,或部分母牛三個月前被車撞死,導致小牛哺乳困難而營養不良。但長沙段牛群的成年牛,亦不見營養良好,部分瘦得胸前只是牛皮包着肋骨,如同印度貧瘠地區的牛一樣。
那麼,是否跟牠們在路旁生活有關?路旁可吃的草不多,或須四出覓食,包括步行上大東山及鳳凰山一帶,體力消耗因而大增。此外,在路旁或路中睡覺,睡不安寧或也是體形瘦削因由。三個月前的嚴重車禍,是否亦如人一樣可導致牛隻出現「壓力後綜合症候群」,因而不安消瘦,不得而知。
相對之下,梅窩的牛群則幸福得多,單是可供區內十多頭黃牛吃草的空間,就比長沙段路旁遼闊。區內牛隻數目穩定,牠們不同季節在區內的移動路線、睡覺地點亦大致固定,令居民較易適應,較易接納牛群在區內存在。遊客欲觀牛群生活,可定時、定點得償所願,吸引來梅窩遊覽。
值得表揚的是區內街坊義工,他們輪流當值點算牛隻數目,觀察牠們的健康狀況,若有異樣便尋求專業協助。他們在可能情況下,亦協助疏導人、牛、車的交通。
強健牛群在梅窩的寫意生活,反映該區高度文明,人傑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