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唐樓梯間牆壁上的落地式空隙,估不到亦是高空墮物的「幫兇」,而目前仍有為數不少的這種唐樓林立於舊區。有研究本港唐樓建築史的學者指,這些空隙名為「採光通風空隙」,是典型的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唐樓設計,亦是一個建築特色,當時以衞生作為主要考慮,加上當年市民的安全意識不高,故忽視這種設計帶來的危機。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表示,第一代唐樓初時建在太平山,但由於欠缺通風設計,廚房與廁所更混為一室,弄得烏煙瘴氣,惟自一八九四年爆發瘟疫後,政府嚴厲監管唐樓的設計,保證有天然採光及通風設計,故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唐樓,其梯間外牆都設有落地式的採光通風空隙,但由於當時市民安全意識不高,因此未有正視這種落地式設計的危機,而目前業主若要翻新這些唐樓,必須跟足建築條例,將地板末端最少升高四吋,以防有物件由空隙滑出。
今次發生不幸事故,居住在附近的劉太看過木板砸途人片段後大呼:「好慘呀!好得人驚!」,希望女傷者吉人天相,又叮囑兒子要小心,盡量在騎樓底走路。由內地來港工作的趙小姐表示,在附近已居住一年多,肇事街道為購買日用品的必經之路,認為港人有公德心,對事件大感錯愕,但也無奈指意外之事難以預計。另外,一眾網民在facebook紛紛留言,祝願傷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