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上海地價拍賣創出新高價;在政府壓抑之下,這個現象反映着強大的市場力量。
以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在排除不合理的人為政策干擾,經濟增長將會恢復動力;國外預期中國在二○二○年前躍升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應無懸念。
國際經驗顯示,在市場化的推動下,經濟發展不會全面開花,特別是當經濟結構轉趨服務業化,經濟活動會愈來愈集中於大城市。此所謂大者愈大,小者愈小的馬太效應。加上交通條件的提升,如日本形成三大都市圈,實際還是以大東京為主。南韓則全國集中於首爾、台灣集中於台北。而歐洲方面,倫敦、巴黎在全國佔的比重巨大;美國也是以紐約一枝獨秀。中國的城市發展趨勢也似乎不會例外,「北上廣」會是三大都市圈。武漢、成都、重慶等未必可成中國發展的第四極。
不過,在二○二○年前中國的高鐵網絡會大致完備,八小時的經濟內還有眾多的三小時至一小時的經濟圈,全國城市形成通達的網絡,馬太效應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去年開始。二○二○年達到人口高峰期後,總人口數目也會急速減少,馬太效應會使到許多二三線城市萎縮,屆時城市財政負擔沉重會打擊本地經濟的競爭力。
香港在「北上廣」的擴張底下會怎樣發展呢?借助「一國兩制」特殊因素而與「北上廣」四足並立,城市規模與樓價便可能維持在現時的高價甚或有所上升。但若自我封閉,邊緣化則會有不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