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日前公布雄心勃勃的發展大計,包括大量增建房屋,令港人既羨慕又迷惑:同樣是對外開放型的細小經濟體,同樣地少人多,新加坡能解決居住問題,而香港只能坐困愁城,原因何在?
星港兩地政治經濟制度不同,社會福利有異,新加坡的做法未必可以完全搬到香港,這是事實,但香港社會泛政治化阻礙經濟發展,同樣是不爭的事實。正如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指出,香港的政治爭拗令很多經濟政策都無法落實,致使經濟停滯不前。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雷鼎鳴亦警告,現時一部分人不斷擴大社會矛盾,令香港兩極化,阻礙經濟增長。他以佔中與反佔中為例,雙方爭論時都失去理性平和,一些本來持平的人都被扯進政治爭拗,這是危險的訊號。
兩位經濟專家不約而同批評香港政治化,說出了大部分香港人的心裏話。香港本來是經濟城市,港英時代沒有多少人關心政治,惟回歸後一切都變了,甚麼都會引起爭論,甚麼都會被政治化,小題大做,無風起浪,激進勢力抬頭,和平理性受壓,陰謀論滿天飛,以致政府推動任何政策都阻力重重,吃力不討好,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好事多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涉地數百公頃,如果能付之實施,可以興建數萬個住宅單位,對解決樓市飢渴不啻及時雨。可惜計劃惹來極大爭議,先是被指「割地賣港」,接着被指「官商勾結」,剝奪村民生計、破壞環境等等,總之爭議多多,眾口難調,以致這個討論了十多年、經歷多場民意諮詢的計劃瀕臨夭折命運。儘管政府將計劃修改後重新推出,稱之為「終極計劃」,但仍未能平息爭議,反而因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被指利益衝突而引發新的爭議,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香港房屋問題愈演愈烈,拓土建屋舉步維艱,無殼蝸牛的安居夢愈來愈遙遠,管治班子弱勢無能、遇到阻力就跪低固然是主要原因,部分政客及無良傳媒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同樣難辭其咎。
除了拓土建屋一籌莫展,教育、醫療、安老等政策同樣爭拗不斷。龍尾人工沙灘工程本是小事一樁,不料也被上綱上線,引起軒然大波,更有人提出司法覆核。連小小的人工沙灘計劃都一波三折,遑論其他。港府動輒得咎,寸步難行,既然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很多官員索性抱定不做不錯的心態胡混度日,香港回歸以來蹉跎歲月,豈是無因。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香港在沒完沒了的政治爭拗中內鬥內耗,錯失無數機會,不僅被新加坡逐漸拋離,上海等內地城市亦步亦趨,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中央政府最近正式拍板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區,與其說是對上海的鍾愛,不如說是對香港的失望,不得不另起爐灶。香港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卻不知反省,這是自取滅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