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憲政之路不可阻擋

內地改革開放後,曾有過兩次著名的理論大爭論。一次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光明日報》刊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引發全國上下質疑時任領導人華國鋒提出的「兩個凡是」。這對於及時結束文革和撥亂反正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次爭論有別以前

另一次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但遭遇所有制瓶頸,圍繞改革姓資姓社,改革派和保守派激烈辯論。最終,鄧小平南巡並提出「三個有利於」為判斷標準,才讓這場紛爭告一段落。

兩次爭論,對於統一中共全黨思想,深化改革開放,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第一次爭論是胡耀邦擔任主導,鄧小平幕後提供支持,爭論後來直接導致了華國鋒下台。第二次爭論,鄧小平身在北方,不滿於六四之後改革開放陷於停滯的局面,於是他南下巡視,不斷發表講話,鞭打的其實是剛上台不久唯唯諾諾的江澤民。好在江澤民轉向快,立即亡羊補牢,強力貫徹落實,這才轉危為安。

眼下,中國正在進行第三次爭論。爭論的焦點是中國到底是否需要憲政,憲政是否符合中國現狀,憲政到底是姓資還是姓社。有別於前兩次爭論的是,官方傳媒這次是眾口一詞,齊聲反對憲政,指憲政只屬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美國的憲政名不副實;憲政本質上是一種輿論戰武器,在中國提出憲政主張,其實質就是要按照美國憲法來修改中國憲法,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是打着民主的旗號恢復資產階級專政。

就目前來說,除網絡上不斷發出反對上述論調的聲音外,內地其他傳媒對此均保持緘默,未敢作出與官媒相左的任何表態。這其實已經不是一種爭論,而是高壓下的一言堂態勢。儘管網絡上對此一邊倒的反對,但因無主流權威渠道發出,力度小了許多。於是,內地輿情呈現出撕裂的兩面,官媒齊反憲政,網絡齊挺憲政。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談憲政而色變。

反憲政是一種反動

但是,憲法是根本大法,黨不能凌駕憲法之上,一黨一政府依憲法施政,天經地義理所應當,這原本就不該成為爭論的話題。而且,中共建政之前,正是以憲政和民主為旗號,號召人民群起,並成功推翻了獨裁專制的國民黨政權。僅僅七十年過去,中共就渾然忘記了這一切,就以反對憲政的名義,要將自己變成當年被打倒的國民黨,而台灣的國民黨,卻已經在真正憲政道路上行進了四十年。一正一反兩相對比,箇中的諷刺意味,難道不令人深思嗎?

中共所以有人跳將出來,天天扯着嗓子說憲政是被人利用,指摘憲政有缺陷這不好那不好,其用意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這是要踢開憲法另起爐灶。表面看,這是為一黨專政和永葆中共執政製造理論依據。但從本質看,這是要經濟體制深化改革陷入泥潭,是要阻止已經無法繞過的政治體制改革,是既得利益集團要用舊有的體制維護既得利益,是新權貴集團要將中國帶上權貴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是中共要以一黨之私殺死民主政治在中國的進步。

要提醒專制黨專制者的是,中國在憲政道路已探索追尋了一百多年,任何想阻擋憲政的政黨或個人,諸如晚清政權、袁世凱當局和一九四九年前的國民黨政權,都避免不了覆亡的命運。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憲政之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共要螳臂當車,必然將重蹈前世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