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諮詢不會有共識

台灣是民主社會,如今卻一黨獨大,國民黨既是執政黨,也在立法院擁過半數議席,馬政府如果要落實核四復建,其實已有足夠能力由行政提案以至立法表決通過。不把政策作成議案,而把政策直接付諸公投,不過反映政策重大,政府不敢抱有立場,行政院不想背負提案責任,立法院不想背負決策責任。

台灣政治不論在朝在野,都不愛玩諮詢那一套。執政黨由人民選出,本來就有民意授權,不用事事回頭諮詢選民。有趣的是在野政客,計選票民意基礎不如執政黨厚實,可也不會事事諮詢選民意見,反而專事扭轉民意,宣揚自家政治理念,以重奪民意主導權。至於選民,早已投票選總統、選立委,真有意見也不會等政府來諮詢,自然會用遊行示威來表達,抗議無效下次選舉也會叫執政黨難受。政府有政策無立場,如果搞諮詢,何時才等到百分百共識,要麼便直接公投。

跟台灣政治比較,特區就有諮詢的傳統,殖民地時代,港督行政、立法一把抓,所謂諮詢,只為政策塗脂抹粉。說穿了,一個政權如果事事諮詢,不過反映執政者欠缺認受性。回歸後,無認受性的特區政府沿用此法可以理解,奇怪的是一班泛民政客,同樣對諮詢念念不忘。

特區政改,放風要搞諮詢平台,就算在組成上多加一些學者、有公信力人士的比例,一樣填補不了沒認受性的結果。民主社會,普選出來的執政者就是一個社會共識,必要推行的政策如果連執政者也沒立場,透過諮詢是找不到共識的;依台灣人看,有公投才會有最大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