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幾年,每次身份認同民調,認是香港人的總多過中國人,而且逐年增加。於是乎,近年冒起一個說法,說香港已回歸,但人心未回歸。阿爺最愛團結和諧,便覺此話有理,以為說的人有辦法,能效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個人兩條心不算多,祖國地大人多,天南地北,北京人不同廣東人,福建人不同四川人,香港人當然自覺不一樣;別的地方阿爺不計較,偏怕香港人不愛國。皆因香港人反對聲音多,專事批評政府,阿爺慣於聽其言,觀其行,當然認定人心未回歸之說。
回歸適逢金融風暴,阿爺怕損了香港經濟繁榮的招牌,開闢讓利政策,既有CEPA,又開放個人遊,就盼港人感恩戴德,人心自然回歸。沒料中港關係愈密切,兩地人民卻愈疏遠,政治上特區政府愈有祖國特色,民望便每況愈下;教育上要推動國民教育,結果中學生帶頭不要做被教育的國民;就是經濟上,內地豪客來港勁消費,港人便以暴發戶視之,換是內地客來港走水貨,港人更是兇神惡煞要圍堵。總之,結果就是愈磨愈不合,愈融愈不和。
愛國人士總愛說中港是母子關係,說回歸便說香港回到偉大母親的懷抱,說得阿爺真的抱持母親態度,以為特區是嗷嗷待哺的初生兒,餵飽了自然有奶便是娘。大前提落手已錯,查實香港歷史長過佢阿媽,未回歸已曾經滄海,有自家的核心價值跟文化底蘊;中港關係莫說母子,頂多只是婆媳關係。做家婆的最忌擺奶奶款,比如打麻將還要叫媳婦做阿四,不過在雀友面前炫耀一時,實際長期累積婆媳矛盾,久了自然相互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