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本月上旬曾發生千人上街遊行,抗議興建核燃料加工廠。你說順應民情也好,礙於群情洶湧也罷,兩、三天時間,江門市當局就決定撤回這個核項目。江門市與香港相隔只有一百二十公里,且有過萬港人在當地工作或生活,所以港人對此事特別關心,理所當然。
今次撤核事件,從發生到了結,過程之快,出乎意料。這一方面是江門市政府反應迅速,順從民意,從善如流;另方面更說明今天社會網絡發達,資訊開放,對執政者的監督發揮了很大作用,令當權者不能隻手遮天、瞞天過海。
筆者由此想到,內地雖然未有民主選舉,但隨着社會資訊發達,言論公開,透明度愈來愈高,形成一種「群眾監督」力量,這種監督政府的力量比「民主選舉」來得更有效。這想法並非否定民主選舉的重要性,民主選舉是要爭取的,但我們首先應對民主選舉有充分和深切的認識,要明白「民主」和「民生」是兩回事,不要以為民主選舉是萬應靈丹,有了它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還有, 如果我們甚麼都把選舉置於首位,為選舉而工作,為選舉而生活,花太多人力物力和社會資源在選舉上,必然會窒礙了社會的其他發展,會否得不償失?而且,整個社會運作被選票牽着鼻子走,就很容易走向西方國家的福利社會,那對香港是禍是福,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