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關表明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本周五生效後不設緩衝期,零售管理協會指條例存在灰色地帶,法例細節由落實至生效僅有約五星期時間,業界需時適應。協會主席麥瑞琼憂慮,新例生效初期,消費者投訴會大升,呼籲海關要以智慧判斷投訴是否合理才展開調查,避免對誠實商戶造成不必要滋擾,而消費者及前線銷售人員亦應問多幾句:「問問個客仲有咩想知,用正能量應對新例嘅灰色地帶。」
新例將售賣貨品的規管擴大至提供服務,麥瑞琼稱,零售、批發及廣告業界均擔心容易誤墮法網,她反駁海關關長張雲正昨指新例已討論三年、業界有足夠時間理解的說法。她指出,該條例魔鬼在細節,但相關細節約五星期前才拍板落實,本周五就生效:「印象中無邊條法例得咁短時間(畀持分者適應)。」雖然她指業界一直知道新例沒有緩衝期,但希望海關考慮是否提出檢控時,要考慮個案嚴重性及商戶犯錯出發點,輕微的可先給警告。
麥瑞琼相信,前線銷售人員壓力定必增加,期望執法機關不要矯枉過正,業界與海關可加強溝通,商戶亦可成立與海關對口單位,以免投訴或會增多時影響公司正常運作,而海關則要以智慧判斷投訴:「就算依家都好多消費者會投訴,但佢哋未必知道自己嘅投訴合唔合理。」麥瑞琼希望,消費者日後要積極多向銷售人員查詢,前線銷售人員亦要多問客人有沒有不明白地方,減少爭拗。
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認為新例中所指的「誤導性遺漏」定義依然含糊不清,因此總商會希望當局對較為複雜的條文向企業提供更多指引,她透露,若企業毋須投放額外資源以應付法律不清帶來的問題,消費者可因企業行政成本下降而受惠。
香港通訊業聯會主席何偉中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上周才向該會講解有關條例最終擬稿,但生效期卻在一周後,根本不夠時間進行改善工作,包括更改旗下宣傳品、更新電腦系統及前線職員的培訓,擔心有會員誤墮法網,但重申該會願意與通訊局作出配合,只期望有數個月至半年的時間讓業界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