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美國商會的憂心

台灣的美國商會每年均發表白皮書,評斷台灣的政經境況,近期發表的白皮書直指台灣對外資的吸引力大幅落後亞洲其他經濟體,同時若不堅持建核電廠,台灣的電力供應將面臨很大疑問。

台灣的處境及面臨的問題一籮筐,實讓外商憂心,因之強烈建議馬英九政府,應在跛腳效應出現前,採取決定性行動,以奠定政績。

美國商會以私募基金為例,指出台灣在十七個亞洲國家中,雖然經濟成長率規模為第七名,但吸引私募基金卻名列倒數第二,只贏過巴基斯坦,連斯里蘭卡都不如,因此建議台灣政府建立明確、全面的投資計劃審核標準。

台灣的經濟或建設發展停滯,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切以選票為考量,民意主導政策,讓政府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一切炒短線求勝選,這也是民主體制下的弊病,但台灣表現得十分突出,以致讓政策空轉。而整個政策傾向「消費者民粹主義」,過度保護消費者,對企業過度限制,不但增加企業負擔,最終也損及消費者及企業員工的利益。

美國商會提出的客觀建言,外人的感受最為貼切,也再一次地印證台灣近年來整體經濟情勢,由於不斷的內耗及缺乏決斷,而陷入空轉。

台灣以經貿立國,一向注重外資來台投資,現為打造成為亞洲運籌中心,爭取成為跨國企業進入大陸的區域總部,也號召台商回流,卻仍未現明顯效果。

台灣過於恐中、防中、制中,做出了種種自我設限的制約,被稱為鎖國反應,最終陷入邊緣化的處境,台灣政策瞻前顧後不能鬆綁,實限制了台灣的發展。

台灣外資欠吸引力的根源在於太過民粹及選票至上。沒有長遠的目光,沒有足夠的魄力,就難以走出困局。